[ 设为首页 ] [ 加入收藏 ]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09:42:24

热门关注

所在位置:首页 > 聚焦滨海 > 正文

《中国纪检监察》杂志报道丨报表“瘦身”为实干“强身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29 09:01:17 来源:廉韵津沽

“报表一份接一份,同样的数据反复填,不同的部门轮番要。”回忆起曾经的困扰,天津市滨海新区古林街道的干部们依然感慨万千。基层干部一度因填表负担过重,被戏称为“表哥”“表姐”。“部门之间缺少统筹,很多报表内容重复,有时候上午发通知、下午就要交,有的还要求报送纸质版、签字盖章,流程繁琐,效率低下,基层干部疲于奔命、不堪重负。”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,是街道纪工委走访时收集到的高频诉求。

街道纪工委立足监督职能,以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为切入口,精准治理“指尖之累”。自今年5月份以来,在大力推进基层报表数据“只报一次”、深化社会治理“一表通”系统建设中,全程跟进监督,助推街道责任部门主动对接市、区数据局,邀请专家座谈研判,精准定位改革方向,制定《古林街道基层报表数据“只报一次”工作方案》。在明确目标、路径与职责后,仅用一周时间,就完成了19个科室、684项报表的“一口受理、统一归集”,确保了“一表通”系统真正落地、不走样。

“减负不是减责,而是要把精力用在刀刃上。”古林街道“一表通”先行先试取得一定成效,基层干部部分数据表格只需要在“一表通”平台录入一次,即可实现市、区、街道三级共享、多方复用,从源头上杜绝重复报送。“以前大多时间花在制表报表上,纸质材料堆积如山,现在每天省出不少时间去干事了!”干部们的切身感受,正是减负增效的生动体现。

减负释放了干部被束缚的双手,也悄然改变了工作作风。他们从“指尖”解脱,走向“田间”;从应付报表,变为走进家门。“以前走访居民,说不了几句就要忙着拍照留痕、回单位报表,现在能踏实坐下来听诉求、解难题,感觉跟群众的距离更近了,他们也愿意跟我们说掏心窝子的话了!”今年8月份,街道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发现,家住卫华里小区的任大娘因行动不便长期居家,儿女也难以时常照料,她一直盼望着有一台电动轮椅,能帮助自己走出家门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街道干部第一时间协调上级部门,联系爱心企业。当工作人员将一台崭新的电动轮椅送上门调试时,任大娘激动地说:“太感谢你们了!这下我可以自己出门转转了。”这份爱心礼物不仅圆了她的“出行梦”,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的实干作风和温暖关怀。

“报表‘瘦身’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”纪工委书记李浩说,“我们将持续深化监督,坚决防止‘旧担子’刚卸下、新负担又上身的问题。”从“指尖上的疲劳战”到“田埂上的实干潮”,古林街道的生动实践成为“基层减负”鲜活注脚。